张家口教育云

怀来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网站首页>实验装备>内容详情

2024年度怀来县中小学实验室安全自查自纠与整改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4-10-08 16:36 作者: 贺富强 浏览量: 347 【公开】

2024年度怀来县

中小学实验室安全自查自纠与整改

工作报告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加强我县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稳定,我县按照河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冀教基函[2024]27号张家口市电教装备站关于转发《河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张教备站字[2024]31号的通知要求,对照《中小学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4)》的要求,组织全县各中小学开展了实验室安全自查自纠与整改工作。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检查开展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动员

在接到通知后,怀来县教育局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主管副局长为组长的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县中小学实验室安全自查自纠与整改工作。及时将通知传达到每所中小学校,明确要求各学校务必按照检查项目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检查方式 

1.学校自查

各中小学按照要求,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内实验室安全检查小组,对照《中小学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4)》中的管理体系、实验场所、安全教育、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的检查项目,对学校实验室、功能室以及准备室、仪器室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自查工作涵盖了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安全与急救设施、仪器设备、生化试剂及实验动物管理等各个环节,同时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安全教育开展情况等进行了深入检查。

2.县级抽查

怀来县教育局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自查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部分中小学进行了抽查。抽查学校覆盖了县城、乡镇不同规模的学校,以确保检查结果具有代表性。抽查内容主要包括学校自查工作的落实情况、实验室安全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的管理情况等,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现场提问等方式进行检查。

 二、问题清单 

 (一)管理体系方面

1.责任体系

部分学校虽然明确了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人和领导机构,但各实验室层面的责任人职责分工不够细致,在涉及多学科共用实验室时,存在职责交叉和空白区域,不利于工作的精准落实。

个别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人员流动较大,新入职人员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熟悉程度不够,影响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制度建设

个别学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问题,未能充分体现国家最新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新型实验设备和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应急处置措施。

部分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档案记录不够规范,存在记录内容不全、记录时间不连续等问题,不利于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全面追溯和评估。

3.科学管理

大部分学校尚未建立实验室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和监管系统,实验室安全管理仍依赖传统的人工方式,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对实验室安全的动态监控和精准管理。

 (二)实验场所方面 

1.空间布局

个别学校存在实验室、功能室及辅助用房布局不合理的情况,不符合GB 50099 - 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和JY/T 0385 - 2006《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的相关要求。例如,准备室与实验室之间的距离过远,影响实验准备工作的效率,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2.基础设施

部分学校实验室的基础设施老化现象较为严重,如电线线路陈旧,存在漏电安全隐患;通风设备运行不正常,导致实验室内空气质量不佳。

一些实验室的实验操作台材料不符合防火、耐腐蚀的要求,需要进行更换。

少数实验室的门没有安装观察窗或者观察窗被遮挡,不符合安全规定。

3.安全与急救设施

部分学校实验室的灭火设备配备不足,种类单一,且部分灭火器已过有效期未及时更换。

虽然学校建立了危险源分布清单,但涉及危险源的实验场所警示标识不够明显,部分安全信息牌内容未及时更新。

部分实验室应急备用钥匙未实现集中管理,存在丢失风险。重点场所的门禁和监控设施存在故障,停电时电子门禁系统未能保持开启状态。

 一些实验室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和急救物品数量不足、部分已过期,应急喷淋和洗眼装置缺乏定期维护与检查。

4.仪器设备

个别学校对仪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定期检查、更新和维护工作不到位,存在部分仪器设备老化、损坏未及时维修或更换的现象。

5.生化试剂及实验动物

 部分学校在生化试剂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如药品试剂存放不规范,有混存混放现象;化学品标签部分不符合规定,存在标签模糊、缺失等问题。

管制类化学品管理方面,少数学校虽然实施了“五双”管理,但出入库管理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动态台账记录不够准确。化学废弃物的收集、转运和处理环节存在不规范之处,生物废弃物防护和消杀工作不到位。

在实验动物管理方面,个别学校存在实验动物购买来源不正规、饲养环境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三)安全教育方面

1.队伍建设

部分学校实验室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存在兼职过多、精力分散的情况。

一些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的教师虽然参加过安全培训,但培训内容不够全面深入,对新型危险化学品和实验设备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

部分学校在将实验技术规范、安全防护应急处理等知识和技能纳入教师岗前和职中培训考核项目方面落实不够到位。

2.校园文化

多数学校安全文化建设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未能充分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3. 实验教学

部分学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形式较为传统,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

个别教师在实验教学时未能充分督促学生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指导学生规范操作的力度有待加强。

(四)保障措施方面 

1.定期自查

少数学校实验室管理员每月的安全检查次数未达到要求,自检自查台账记录不详细,存在漏记、错记现象。

2.督导监管

部分学校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未将其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及时整改

部分学校在收到整改通知书后,整改工作推进缓慢,存在拖延现象,且对整改资料的规范存档工作不够重视。

4.经费投入

个别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一些安全设施设备无法及时更新和维护。

三、整改情况  

(一)管理体系整改

1. 责任体系

各学校重新梳理并细化了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明确了各实验室层面责任人在不同实验场景下的具体职责,特别是针对多学科共用实验室制定了详细的责任划分方案。同时,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建设,通过完善人员培训和激励机制,减少人员流动对工作的影响。

2.制度建设

督促各学校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确保制度与国家最新要求接轨。要求学校按照实际情况更新应急预案,补充针对新型实验设备和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应急处置措施,并定期组织演练。同时,加强对实验室安全工作档案管理的培训和指导,规范档案记录内容和格式,要求做到记录全面、时间连续。

3.科学管理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实验室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和监管系统,目前已有部分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中,逐步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二)实验场所整改 

1.空间布局

针对布局不合理的学校,要求其制定整改方案,按照相关规范对实验室、功能室及辅助用房的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对于短期内无法调整的,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如增加安全警示标识、优化实验物品运输路线等。

2.基础设施

各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对老化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老化电线线路已逐步进行更新,通风设备得到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正常运行。不符合要求的实验操作台已列入更换计划,逐步更换为合格的防火、耐腐蚀材料。对于实验室门的问题,要求学校立即安装观察窗或清除遮挡物,确保符合安全规定。

3.安全与急救设施

各学校按照规定补充和更新了灭火设备,确保种类配置正确且在有效期内。对涉及危险源的实验场所,重新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识,及时更新安全信息牌内容。实现了实验室应急备用钥匙的集中管理,对重点场所的门禁和监控设施进行维修和升级,确保停电时电子门禁系统能够正常开启。同时,对个人防护用品和急救物品进行了补充和更新,建立了应急喷淋和洗眼装置的定期维护与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

4.仪器设备

加强对仪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定期检查、更新和维护制度,及时维修或更换老化、损坏的设备和用品。

6.生化试剂及实验动物

各学校对生化试剂的存放进行了重新整理,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分类存放,杜绝混存混放现象,并更换不符合规定的化学品标签。进一步严格管制类化学品的出入库管理制度,确保动态台账记录准确无误。规范化学废弃物的收集、转运和处理流程,加强生物废弃物的防护和消杀工作。同时,对实验动物的购买、饲养和解剖等环节进行全面整顿,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三)安全教育整改 

1.队伍建设

督促学校合理配备实验室管理人员,确保其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实验室安全培训,邀请专家对新型危险化学品和实验设备的知识进行详细讲解,提高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要求学校将实验技术规范、安全防护应急处理等知识和技能纳入教师岗前和职中培训考核的必备内容,并严格执行考核制度。

2.校园文化

引导学校创新安全文化建设形式,结合学校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例如,要求初中学校开展了实验室安全文化节、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3. 实验教学

要求学校改进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形式,采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手段,增强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加强对教师实验教学过程的监督,督促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认真履行安全指导职责,确保学生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并规范操作。

(四)保障措施整改 

1.定期自查

加强对学校实验室管理员的监督管理,要求其严格按照规定的次数进行安全检查,并认真记录自检自查台账,确保记录详细、准确。

2. 督导监管

要求各学校将实验室安全管理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

3. 及时整改

建立实验室安全整改工作跟踪机制,对整改工作推进缓慢的学校进行督促和指导,要求其严格按照整改通知书的要求按时完成整改任务,并规范存档整改资料。

4. 经费投入

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加大对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经费的支持力度,确保学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安全设施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同时,要求学校合理安排经费使用,优先保障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基本需求。

通过本次自查自纠与整改工作,我县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我们也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强管理和监督。我们将以此次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确保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稳定运行,为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怀来县教育研究室

电教装备站   

2024年10月12日

 


分享到: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技术运营支持:智云教育云科技平台运营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139-6868    
实施机构监督方式:投诉电话:0313-8025004    邮箱:zjkjyxxzx@163.com    项目公司举报方式:举报电话:18131328576   邮箱:spv@iskpo.com  
©2025 yun.jyyz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9015584号    冀公网安备 13070202000120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