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教育云

怀来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网站首页>学习交流>内容详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序

发布时间: 2023-12-15 20:20 投稿单位: 沙城镇第四小学 浏览量: 955 【公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义务教育课程支付宝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任用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和2011年颁布义务教育各课程标准,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技师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 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义务教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修订完善。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产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修订原则


(一)坚持目标导向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二)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梳理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媕娿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减负提质。细化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创新导向

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育雏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初中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


三、主要变化


(一)关于课程方案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九年9522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将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将劳动、信息技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二)关于课程标准


一是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遵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三是研制了学业技师标准。各课程标准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来技师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谁知、情感、社会性等 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 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 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四、课堂标准解读的编写


2022年3月25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明确要求;各地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地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强化课程改革理念和改革总体要求的研修交流,实现校长、教师及修科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全覆盖。为此,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组编写了这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丛书”,旨在方便各地有效组织教育管理者、考研员、中小学教师等深入学习、理解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精神,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质量,保证课程有效实施。


本套丛书由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同志担任编委会主任,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担任主编,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权威之作。丛书真实反映 了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所坚持的改革理念、延续的已有成就、进行的持续研究和探索,以及应对困难和挑战的思考与实践。具体包括课程方案、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数学、英语、日语、俄语、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等17册。各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对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等进行阐述;中篇主要对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进行全面分析和解读;下篇主要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等进行解读,并对课程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本套丛书是指导一线教师、教研员、校长、教育行政人员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权威培训资源。

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勉认真、行而不辍,不㶢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力变为现实,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作者:李建鑫)
分享到: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技术运营支持:智云教育云科技平台运营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139-6868    
实施机构监督方式:投诉电话:0313-8025004    邮箱:zjkjyxxzx@163.com    项目公司举报方式:举报电话:18131328576   邮箱:spv@iskpo.com  
©2025 yun.jyyz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9015584号    冀公网安备 13070202000120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